先說操控:
文章開始必須要強調(diào)一個大前提:咱們買鴻150RS這車就是圖它有著傳統(tǒng)125的平踏造型,就是要它的實用性和便利性。
常言道,魚和熊掌難以兼得,咱們既然追求平踏,那么就要接受車輛在車頭和平踏位置剛性不足的天然劣勢。很多人奇怪這個天然劣勢怎么不去解決呢?
當然可以解決,這真的不難,解決的方法有兩個:
其一就是像臺系踏板三陽、光陽那樣,在平踏位置大量添加縱梁以增加車身剛性以及使用前置油箱。光陽RKS、三陽巡弋等等車型全部都是采用的這種方案。
但是這樣做的弊端相當明顯,那就是平踏位置巨高無比,我以之前測評的RKS為例。
地臺位置離地居然高達35cm,所以即使將座高加到790mm,駕駛人雙腳只要踩平踏那就完全是一個蹲小板凳的坐姿,相當之不舒服。
不舒服都是其次,這樣做還會降低車輛最低離地間隙,鴻150RS的平踏的離地間隙就只有28cm。
至于前置油箱,我從來就不認為對于這類通勤踏板是什么優(yōu)勢,鴻150RS、UY、ADX、AFR、NPF這些車無一例外全部都采用的開放式前雙儲物格,這個設置真的是相當實用,誰用誰知道。
這里正好就回答了不少臺系車粉朋友的疑慮:為什么我總說臺系踏板不那么實用,就兩點:平踏高、離地間隙低,幾乎無前儲物空間。
其二就是使用一體式鋁合金車架,就像Tmax和AK550那樣。
我覺得這個說的是廢話,買這類車的受眾群體的消費能力注定不可能接受這樣的購車成本。
所以說,如果好用實用的平踏是剛需,咱們就要接受車輛操控、剛性和運動性天生不如龍骨踏板,這是客觀物理事實。
鴻150RS的車架是在鴻125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強化的,軸距更是遠超常規(guī)125小踏板的級別,來到了1345mm。但即使如此,鴻150RS實質上還是一個單梁車架,所以鴻150RS的操控性格不會和鴻125有特別實質性的區(qū)別。
#避震器
鴻150RS的前后避震器明顯是一個偏舒適性的調(diào)校,壓縮過程比回彈過程要快,初段濾震性不錯,后段支撐性還是比較強的,末端還有一定加強,只要不是非常激烈的駕駛或者沖減速帶,以我的體重單人騎行并不容易觸底。
那些一來就說觸底的,別懷疑,你騎任何車都是這句話,這是駕駛習慣問題。
鴻150RS就是一個偏舒適和實用的設置。
車子靜止不動時去轉動車把,任何人都能很容易就能發(fā)現(xiàn)鴻150RS的車把比主流125最重的AFRS還要重一點點。
#加速過程
鴻150RS起步的第一下就會給人非常強的靈活性反饋,起步非常輕快,鴻150RS后避震完全能夠撐得住,不會有明顯的后仰。
在中低速度區(qū)間,鴻150RS直線加速表現(xiàn)同樣非常好,整車比較穩(wěn),車頭靈活性以125的標準來說偏重,以150的標準來說靈活性屬于中等偏上。
不過,如果急加速到中高速度區(qū)間,鴻150RS車頭和主梁連接的位置剛性不足的問題就有所體現(xiàn),如果不刻意放低并前移重心,稍有顛簸和變向車頭車架就會出現(xiàn)扭動的趨勢,加之前避震依然屬于一個偏舒適的設置,比較軟,二者共同作用下就會影響整車的高速穩(wěn)定性。
#變向
如果是在中低速輕負載騎行,鴻150RS的車頭比較靈活;如果是行駛中高速變向,整車的一體性受車架的影響,車尾的轉向會出現(xiàn)略微滯后的情況;
如果是行駛中連續(xù)快速變向,這一個問題會被進一步放大,個人建議多使用改變駕駛人重心分配的方式帶動車身變向,少直接用轉動車把來變向,這一現(xiàn)象會有所緩解,畢竟主梁強度還是相當高的。
#彎道表現(xiàn)
如果是特別大的彎,鴻150RS表現(xiàn)還是很不錯的。但是畢竟是一個舒適性設置,所以如果是重剎快速進彎又帶翻身的話,鴻150RS的車架就扛不住了,畢竟這臺車的定位就是城市通勤,一臺車就做一臺車該做的事。
說說我的體驗:車架結構確實在中高速一些極限工況下上限不足,但是避震器表現(xiàn)極其好,錢江這幾年不光是馬祖奇,全系車型的避震器表現(xiàn)都要給個大大的好評。
對了,那些張嘴就說什么“后單減震”的,我對這些言論的意見只有兩個:這些人要么是壞、要么本來就沒準備買車就圖個嘴巴痛快,他們肯定是沒試駕過甚至見都沒見過車的,大家完全不用介意這個觀點。
制動表現(xiàn):
鴻150RS制動系統(tǒng)為前后碟剎,帶博世前后ABS+TCS,前輪為正新SC02半熱熔輪胎,后輪為正新CM-868半熱熔輪胎。
還是先看數(shù)據(jù),我測試了6組60-0重剎表現(xiàn)。
至于為什么不測10組~因為正要開始測第7組的時候剎車皮一直在冒煙,很大的一股糊味。
所以這是我最重要的一個建議:鴻150RS可以落地就換一對產(chǎn)品力優(yōu)秀的前剎車皮,這是最簡單快捷能大幅提高其性能的方法了,要知道UY那種車要提升剎車性能,卡鉗剎車皮都要換,后鼓剎也不提了,輪胎也要換,ABS想都不用想,你花再多錢也升級不到鴻150RS這種等級。
再說一遍制動是一個整體系統(tǒng),車架結構、避震、卡鉗、上泵、輪胎全部都是協(xié)同合作的。
取最好的一次成績,鴻150RS的60-0制動成績?yōu)?strong>17.63米。
實際體驗下來,上泵稍微有些硬,前避震支撐性照顧得很好,前輪抓地力大好評。
我曾經(jīng)嘗試人往前面坐一點來測試會不會翹尾,但鴻150RS的這個博世ABS確實表現(xiàn)非常好,我人都要剎飛出去了后輪也沒有起來,右手明顯是能感覺到ABS不停在介入的。
對比本田NPF的制動數(shù)據(jù):
我認為最大的原因依然是剎車皮,同時上泵的磅數(shù)略微有些不足。
最后還是因為主車架剛性原因,如果是全力制動還是能感覺到車架前端的輕微潰縮。
總結:
鴻150RS的產(chǎn)品定位還是非常明確的,它雖然有著非常好的動力表現(xiàn),但車架和避震設置依然是偏舒適性為主。
說了很多遍,一臺家用車不可能完美同時做好運動及舒適,你如果指望只花一臺125的錢就又要動力又要舒服又要實用,那你大概率會失望。
不過,雖然“既要又要”無法完美實現(xiàn),但鴻150RS在日常使用中絕對算是一臺好用好騎的車了,它已經(jīng)算是很接近“既要又要”了。
Ok,以上便是鴻150RS的操控及制動表現(xiàn),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參考。